在日常教育活動中,老師可以拿出一些自己制作的玩具,讓孩子們觀察,并告訴他們平時這些隨意丟棄的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和好玩的玩具,從而激發幼兒自制玩具的愿望和興趣
?
?
【中外玩具禮品網】“做做玩玩”是幼兒園教學的一大特色。兒童參與到教師的玩具制作過程,把過去教師自制玩具的過程,轉變為在教師支持下幼兒參與制作的主動探索學習過程。幼兒在制作玩具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動腦的樂趣,讓幼兒在自制玩具中學習,在創造玩具中成長。
收集制作材料?培養制作興趣
自制玩具需要各種材料,可以發動幼兒和教師一起收集材料。在活動室內,可以安置“百寶箱”,收集各種瓶、罐、小掛歷、舊包裝紙、毛線等廢棄材料。有的班還可以設置專門供幼兒動手制作玩具的活動角,讓幼兒可以發揮收集來的各種材料,自由活動時去試一試,做一做。
在日常教育活動中,老師可以拿出一些自己制作的玩具,讓孩子們觀察,并告訴他們平時這些隨意丟棄的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和好玩的玩具,從而激發幼兒自制玩具的愿望和興趣。
學習自制方法?掌握制作技能
在制作玩具時,教師不急于教幼兒怎么做,而是要求幼兒觀察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這些成為作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幼兒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經過老師的啟發和指點,他們便能自由地發揮想象,盡自己的能力進行創造。
教師應該確定一個主題,教給幼兒制作的方法,而后讓幼兒自己設計內容、制作。同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自制玩具活動中,老師應當主動邀請家長參與,和孩子一起搜集材料,一起制作玩具。
通過讓孩子參與到自制玩具的制作中,對于幼兒的基礎教育也有著不小的促進作用。自制玩具活動讓孩子們萌發出一種強烈的“我要創造”的愿望,滿足了幼兒想象和創造的欲望,促進了幼兒求異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生動有趣的自制玩具活動不僅是幼兒智力因素發展的過程,也是促進幼兒非智力因素發展的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有些能力一般的、能力弱的幼兒,會顯得著急和無助,這時就需要老師的細心觀察和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玩具制作,從而建立起自信心,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
玩具不一定是最貴的才是最好的。在幼兒的世界里尤其如此,有時候一塊小石子勝過一輛小汽車。一些普通、隨手可得的自然材料,甚至被視作“垃圾”將要廢棄的物品,往往都可以改制成幼兒愛不釋手的玩具。幼兒在收集廢物及制作過程中,逐漸明白廢物利用的好處,這有益于幼兒勤儉節約、艱苦樸素良好品質的養成。
幼兒在自制玩具中感受美、表現美,性情得到了陶冶,心靈得到了凈化。在自制玩具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幼兒的專心、細心、耐心以及與他人友好協作的良好素質。這種能力和品德培養的雙奏效的活動,也培養了幼兒將來走向社會時應有的適應能力。(編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