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玩具網?1月21日訊】對于今天的孩子們來說,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Kids,簡稱CPKs)這個詞已經無法激發任何聯想的畫面了。很難想象幾十年前,不少顧客冒著寒風排隊幾小時,只為購買一個椰菜娃娃。
?
即使椰菜娃娃在八十年代掀起的熱潮已漸漸被人淡忘,仍有人將椰菜娃娃看作美國文化的象征之一。椰菜娃娃緣何如此與眾不同?
?
1
?
20世紀后半葉,伴隨著美國各種社會運動的興起,社會傳統受到沖擊,離婚率攀升,出現了大量的單親家庭。澤維爾·羅伯茨(Xavier Roberts)抓住了這一商機:1978年他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娃娃--椰菜娃娃。

?
標準椰菜娃娃的尺寸為15~16英寸,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系列。這些娃娃有著圓圓的小臉和胖乎乎的四肢,外形和嬰兒非常像。椰菜娃娃有幾千款外形各不相同的娃娃,顧客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
每個椰菜娃娃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出生證,就像真正的嬰兒那樣,出生證上印有娃娃的名字和小腳印,娃娃的屁股上還印有“接生人員”的印章。購買椰菜娃娃的顧客還要簽署領養協議,確立“養父母和養子”關系。澤維爾·羅伯茨還去不同城市舉辦過不少椰菜娃娃的“領養儀式”。
?
這些娃娃彌補了一部分破碎家庭的心理創傷,一經上市就引發購買狂潮。
?
2
?
澤維爾·羅伯茨不僅在娃娃本身營造情感寄托,還開設了寶寶綜合醫院(Babyland General? Hospital)。在這里,工作人員辦成醫生或護士,而被生產出來的椰菜娃娃被放在一個個搖籃中,等待著父母的挑選。
?
?

?
這種對真實嬰兒領養場景的模擬或模仿,加強了顧客對娃娃傾注真實情感的意愿。
?
在上世紀80年代,椰菜娃娃作為一種玩具產品,處于一種(刻意營造出來的)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中。很多人不惜在寒風中大排長龍幾小時,甚至有人賄賂營業員,只為了購買到椰菜娃娃。
?
椰菜娃娃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時尚,有人說在80年代,每個美國女孩都擁有一個椰菜娃娃。
?
3
?
1982年科爾柯(Coleco)購買了椰菜娃娃的販售權,隨之增進的服務包括每年給椰菜娃娃的“父母”寄送卡片、販售椰菜娃娃的嬰兒相關用品等。
?
?

?
僅1984年,椰菜娃娃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0億美元。
?
而轟動之后,椰菜娃娃卻逐漸失去了孩子們的熱捧。到了80年代末,椰菜娃娃似乎已成為了過時的新聞,不再被人關注。
?
1988年科爾柯宣布破產,椰菜娃娃的生產專利被賣給了孩之寶(Hasbro)。雖然孩之寶設計販售的新型號椰菜娃娃讓銷售額有所回升,卻再難企及曾經的高度。
?
1992年,椰菜娃娃的制造權又被賣給了美泰(Mattel),而美泰也沒能幫助椰菜娃娃奪回昔日的輝煌。
?
2004年底,得益于第一代喜愛椰菜娃娃的孩子們已到了初為人父母的年紀,椰菜娃娃打著懷舊的旗號重新上市。這一次椰菜娃娃沒有讓人失望,當年圣誕節期間椰菜娃娃銷售量高達200萬至300萬只,并入圍了2005年玩具界奧斯卡大獎TOTY。
?
4
?
時至今日,雖然椰菜娃娃已不再像80年代一樣引領潮流,它仍是美國最暢銷的玩具品牌之一。而椰菜娃娃作為營銷案例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
?
?

?
1999年世界上第一個BJD娃娃由圓句昭浩設計制造。難說是否受到了椰菜娃娃的影響,大部分BJD品牌也將娃娃與主人之間的情感鏈接作為宣傳點之一。
?
知名BJD品牌Volks不僅給每個娃娃都配有出生證,如果娃娃損壞也要回到娃娃們的故鄉京都天使之里進行修復,這個過程稱為“里歸”。
?
椰菜娃娃對產量進行控制,用“饑餓營銷”激發顧客的購買欲,在今天看都是毫不過時的營銷策略。放之今日的玩具圈,仍有不少高端玩具采用少量高價的方式進行販售。
?
如果你對椰菜娃娃感興趣,你可以去美國喬治亞州克利夫蘭市參觀寶寶綜合醫院,這家“醫院”到今天仍然營業。入場是免費的,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椰菜娃娃誕生到世界上的全過程,也可以在一排排搖籃中挑選屬于你的那個椰菜娃娃,在辦公室完成收養手續之后就可以盡情體會初為父母的喜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