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玩具網1月21日訊】據《中外玩具制造》2014年1月號(文/林楓):“噠噠噠”,歡快的馬蹄聲由遠而近,中國農歷的馬年,正朝我們奔來。中國玩具業,在平穩走過2013年之后,期待著新的開端。而2014年,又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和感受?本文就業內人士關心的熱點及難點問題加以分析,一家之見,僅供參考。
?

在玩具的傳統流通渠道中,百貨商店超市近年受到的擠壓最為明顯,玩具廠商去留兩難
?
海外市場繼續回暖
?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自2008年爆發以來,至今已踏入第六個年頭,負面影響短期內仍無法消除,我玩具出口下行的壓力仍然很大。不過,隨著美國、歐盟兩大玩具消費市場的持續回暖,整體情況會明顯改善。
?
——從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看,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玩具出口金額165.76億美元,同比下降8.69%,雖然出口數據仍然下跌,但比起上半年同比下降16.86%的跌幅已大為收窄。其中,傳統普通玩具產品(小口徑統計)出口繼持良好態勢,1~9月出口89.56億美元,同比增長6.2%。從中國最大的玩具出口省份廣東看,2013年前三季度,廣東玩具出口104.4億美元,同比上升6.7%。其中對美國出口3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82%;對歐盟出口20.8億美元,同比增長3.68%,都有較為良好的升幅。此外,我玩具出口對東盟、俄羅斯、巴西、南非等新興市場都有較快增長,增幅超過或接近兩位數。
?
——從西方國家最重要的“圣誕購物季”情況觀察,消費者信心回升。據悉,由于歐美經濟復蘇,商家“叫賣”也格外賣力,2013年該季成為自經濟衰退以來最具競爭氣息的圣誕假期。包括沃爾瑪、玩具反斗城(Toys “R”Us)、梅西百貨(Macy's)和塔吉特(Target)等大型零售商在內,都紛紛在此期間延長營業時間,演繹“馬拉松營業”,并大力促銷,效果相當顯著。目前已知美國、德國、奧地利等國錄得本季零售數據同比都有所增長。此外本季網絡銷售增長快速,成為圣誕購物季的新引擎。大型的傳統零售商普遍都推出了在線銷售業務,并打造O2O經營模式,店網互動。僅是德國,電子娛樂產品本季就在網上銷售了7.7億歐元(約合11億美元)。
?
內銷需求有所放大
?
中國經濟持續多年高速增長,堪稱全球經濟亮點。如今,不僅許多以往專注外銷的企業兩條腿走路,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境外公司也紛紛加入競爭,市場更多元化。
?
2013年玩具內銷市場略顯滯脹,沒有出現特別突出的明星產品。不過,美泰、孩之寶、樂高等玩具巨頭在華銷售呈快速增長之勢。據樂高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透露,自2010年在北京成立樂高中國以來,銷售額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公司預計中國將在未來20年取代美國成為樂高全球最大的市場。作為這一市場預期的支持,樂高在2013年高調宣布投資數億歐元,在浙江嘉興興建其在亞洲的首家工廠。此外,孩之寶挾《蜘蛛俠》、《變形金剛》、《美國隊長》等相關熱門影視作品的衍生玩具,在男孩玩具領域有一定表現;美泰公司繼2013年大獲成功的“怪獸高中”系列之后,2014年將力推“童話高中”系列。
?
2014年,隨著“單獨二胎”生育政策在全國各省市區落地,預計將會帶來一波補償性生育高峰,包括玩具、童車在內的嬰兒用品需求將會放大。企業當以積極的態度抓住這一機遇。
?
傳統渠道變革艱難推進
?
在玩具的傳統流通渠道中,百貨商店、超市近年受到的擠壓最明顯,場地租金、入場費、導購員工成本等居高不下,而消費人流又明顯被網購等渠道分流,銷售額不斷萎縮,這令得許多駐場百貨商超的玩具廠商去留兩難。
?
2013年,我們看到一些百貨商超的玩具部門合并撤消、經營面積縮減,也看到一些玩具專營店撤離中心商業圈,但玩具仍被視為不可或缺的經營品種,經營者們在艱難中試探前行。可以預見,傳統渠道的創新求解,仍是2014年繞不開的熱點和難點。
?
玩具零售連鎖專賣店被認為是玩具流通渠道的發展方向之一。其中的代表玩具反斗城自2006年進入中國大陸,2013年攻城掠地的勢頭愈加急促。2013年“六一”前夕,4城5店同日開張,至2013年底48家實體店已遍布全國東西南北區域的27個城市,并推出了2家線上網店。按玩具反斗城計劃,到2015年其在中國的店面總數增至100家以上,在中國玩具市場打造“零售霸主”的決心不言而喻。
?
部分在區域占優勢地位的大批發商,依托自身充足的貨源,也紛紛涉足玩具零售連鎖專賣,向終端延伸。如長沙智源玩具有限公司旗下的連鎖品牌“格靈島”,門店達到30余家,從省內二三線城市逐漸向周邊省份擴展,會員近10萬,運營水平頗受業內稱譽。
?

玩具反斗城實體店開張的步伐不減,網上銷售也加大力度,在中國玩具市場打造“零售霸主”的決心不言而喻
?

傳統的玩具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