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是全球最暢銷、最受小女孩歡迎的玩偶,曾有每秒鐘售出兩個的驚人紀錄。但是近日,位于紐約的非營利性組織中國勞工觀察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爆出美泰公司在中國的4家工廠加班時間過久等15條“罪狀”。南海美泰一名員工的工資條顯示,他在8月份加班113小時。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美泰從未發布其代工廠的勞工狀況。(11月30日中國廣播網)
中國《勞動法》規定,員工每月加班不超過36小時。作為全球最暢銷玩偶芭比娃娃生產企業的美泰公司中國代工廠員工竟然一月加班113小時。企業超時加班現象如此嚴重,稱其為“血汗工廠”并不為過。盡管美泰總部回應稱,美泰及國際玩具協會對工廠進行定期檢查,以確保工廠遵循良好作業規范及國際玩具協會規范。公司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貫徹其全球制造準則,包括直屬工廠和代工廠。但是從報道來看,美泰總部的回應根本站不住腳。
不僅美泰公司不能善待中國員工,深受孩子歡迎的玩偶芭比娃娃缺乏社會責任感。美國勞工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蘋果、耐克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在中國建立起“血汗工廠”網絡。美國輿論界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刊之一-《新聞周刊》也曾指責美國公司是“偽君子”。批評他們把就業崗位轉移到中國以便利用血汗工廠剝削廉價勞動力。意大利的GUCCI也多次被指為“血汗工廠”,美國《洛杉磯時報》曾報道,包括GUCCI在內的數個奢侈品牌在托斯卡納的工廠中雇傭了大量中國勞工,僅向他們支付極低的工資,且工作環境十分惡劣。
位于紐約的非營利性組織中國勞工觀察曝光也好,美國新聞周刊公開指責也罷,既是對那些血汗工廠的警告,也是在間接為血汗工廠的員工維權。如果更多員工站出來譴責血汗工廠,如果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媒體多起來,血汗工廠不從根本上改變“血汗政策”,其經營業績勢必受到影響。
然而,令人傷感的是,國外品牌在中國建立“血汗工廠”并非由中國勞動部門與工會曝光,多由離職員工揭露與外國勞工組織、媒體曝光。我感覺離職員工揭露血汗工廠既是一堂維權課,也是一堂諷刺課。加強勞動保護、不超時加班、尊重員工權利,法律法規早有規定,企業違規就應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時至今日,全球暢銷品牌仍無視社會責任與員工權利,在中國發展“血汗工廠”網絡,還試圖掩蓋責任、忽悠民意,這是員工的不幸,也是職能部門與法律的悲哀。
雖說血汗工廠的產生與勞動者維權意識不夠有關。但是,就業形勢嚴峻,員工與企業之間權利地位普遍不對稱。勞動者為了保住飯碗,明知用人單位侵權,也不敢吭聲。因為他們在強勢的老板面前根本沒有話語權,他們顯得很無奈。但是法律不能無奈,勞動部門不該無奈。平心而論,勞動部門也提醒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比如,每逢節假日,勞動部門就公布節假日加班工資計算公司,提醒調休不能替代加班工資云云。但是這種提醒往往只是說說而已,較少動真格為勞動者撐腰,并沒有對血汗工廠形成威懾。更重要的是,在“有奶便是娘”的招商語境下,不少地方過分關注經濟指標、政績要素,而忽略了資方的“血汗”本性。導致血汗工廠在中國某些地方找到了生存的樂土,甚至得到了超國民待遇的庇護。
因此,不僅陷入“血汗門”的美泰公司要反思生產出富有社會責任感的芭比娃娃,更多侵犯員工權益的企業要反思,員工自身要增強維權意識,不能任由血汗工廠欺負。相關職能部門更應有所反思與行動。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對血汗工廠嚴格問責,加大企業違法成本。讓他們出于違法成本考慮,不敢把利潤建立在“血汗”的基礎上,同時要提高企業工會的地位,保證工會的獨立性,讓員工有底氣與平臺向血汗工廠說“不”。更關鍵的是,地方政府不能犯“有奶便是娘”的親資病,沒有理由躺在“血汗”政績沙發上沾沾自喜。
作者:葉祝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