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滿足男孩與女孩不同的手工創作風格,又要不會妨礙家長的參與,這對玩具生產商來說是個棘手的問題。即使是其精妙的拼砌玩具廣受萬千家庭喜愛的樂高公司在去年12月也遭到了責難,其針對小女孩推出的名為“樂高女孩”(Lego Friends)的系列積木惹怒了一些女權主義博客作者,該系列玩具的主題包括“艾瑪的設計工作室”(Emma's Fashion Design Studio)和“蝴蝶美眉商店”(Butterfly Beauty Shop)等。該系列中人物玩偶凹凸有致的身材和馬尾辮讓那些博客作者感到惱怒。
雅各布和諾亞在他們父親的工作場所──他們稱之為“男人城堡”(Man Castle)的工作間中。他們把一些材料放在他們的“發明箱”(Invention Box)里。
樂高稱,該系列產品只是提供了女孩和家長們一直想要的東西。該公司品牌關系總監邁克爾·麥克納利(Michael McNally)說,“女孩們一開始可能會選擇‘女孩’系列,然后可能會轉向‘樂高城市’(Lego City)或其他系列的產品。如今兄妹或姐弟一起、或者父女一起玩樂高積木的情況比以往要多得多。”
俄亥俄州夏克海茨(Shaker Heights)勞雷爾學校女童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Girls at the Laurel School)主任、心理學家麗莎·達穆爾(Lisa Damour)說,從某種角度來說,拿樂高區分女孩玩具與男孩玩具這個事來把矛頭指向這個丹麥玩具業巨頭是沒有意義的。
達穆爾說,“我認為真正的問題在于所有的東西都是成套設計的,這對男孩和女孩都造成了限制,他們只需要一大袋倒在地板上的樂高積木。”
她還說,保留手工游戲的強烈興趣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讓男孩和女孩們都要自己動手做東西,因為它可以培養空間想象能力和心理旋轉能力,它們對于學習幾何學和工程學非常重要。”
是什么激勵手工創作者在十幾歲期間繼續這種活動?很多人是為了避開愛立規矩、對于安全問題非常在意的媽媽。
在媽媽斷然拒絕送給他一把軟彈氣槍作為生日或圣誕節禮物之后,華盛頓特區12歲的羅伯特·斯卡爾佐(Robert Scalzo)不得已開始了手工創作。他用瑞士軍刀修剪了一根V字形樹枝,在樹枝上系上了兩根橡皮筋,然后再加上一個用冰球摩擦帶做成的子彈袋,就這樣他為自己做了一個彈弓。他說,“我用了很多冰球摩擦帶。”
伊利諾伊州阿靈頓海茨(Arlington Heights)的吉姆·丹尼爾森(Jim Danielson)則是在媽媽不同意在他的臥室中安一臺電視之后迷上了手工創作。當時他問道,“如果我能自己造一臺電視,我能把它放在我的房間嗎?”他回憶說,也許父母認為他沒這個能力,于是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他在讀高二期間為自己的房間建了一個投影儀系統,還和朋友們用它來玩任天堂64位機游戲。后來媽媽不允許他把這件發明物帶到大學去,擔心它放在狹小的寢室中可能會造成危害。
不過,沒關系,丹尼爾森(如今已21歲)在去年從大學輟學,接受了貝寶(PayPal)聯合創始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設立的一個非同尋常的獎學金項目──泰爾獎學金(Thiel Fellowship)。它向具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提供100,000美元的資助,供他們離開學校從事兩年的創作工作。
賓夕法尼亞州韋恩(Wayne)的帕特里克·科萊里(Patrick Corelli)讀六年級時,他的媽媽禁止他玩電子游戲,于是他轉而關注YouTube和維基百科(Wikipedia)。現在他學會了組裝家具,修理電腦和改裝自己的遙控汽車。他最喜歡的受YouTube啟發的一個小發明是空氣炮,他和朋友們在幾年前的夏天利用四英寸的PVC管完成了這件作品。
如今已是一名18歲的高三學生的帕特里克回憶道,“我們把Gobstoppers硬糖放在管道下方,用自行車打氣筒把它抽上來,然后再把它朝著街對面的目標發射過去,到目前為止那是我做過的最酷的東西。”也許不久之后它就不是了。帕特里克將于今天秋季進入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就讀,他獲得了工程學類獎學金。? Molly B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