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人:美猴王 17×10×5(單個) 北京 白大成
大將 江蘇無錫 喻湘漣、王南仙 20×8(單個)
【中外玩具網訊】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和第七個“文化遺產日”即將來臨之際,由中國美術館特別策劃的“大器‘玩’成——中國美術館藏民間玩具精品陳列”將于2012年5月30日 至9月3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約370件套(800余件)民間玩具精品作為隆重的節日獻禮亮相五層的全部展廳。
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級造型藝術博物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作品,是我館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重要工作。我館自20世紀70年代起,陸續收藏民間美術作品達六萬余件,其中民間玩具的藏量則超過六千件套。此次展覽的作品就是從這些藏品中精心遴選而出,既有屬于國家級非遺名錄的作品,也有早已失傳的民間遺珍,一件件異彩紛呈、稚拙可愛的玩具精品將為觀眾帶來一次視覺盛宴。本展既是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辦的大型民間玩具專題陳列,也是民間玩具在歷經30多年收藏與研究歷程后的一次集中展示。
我國民間玩具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距今約六千至一萬年的新時期時代,就有陶響球、陶連環等玩具出現。千百年來,民間玩具以其造型的稚拙可愛、色彩的鮮明亮麗和內涵的豐富多彩,成為我國民間美術資源中最獨特和最有趣的類別之一。每一個人的孩提時代大約都需要玩具相伴,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玩具不僅是兒童獲得娛樂與知識的啟蒙教具,也是塑造性格與開啟智慧的源泉。與當今琳瑯滿目的現代玩具相比,中國民間玩具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更多的承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民俗底蘊,也積聚了天下父母對孩子們樹大志、成大器的殷切希望。“大器‘玩’成”展覽的主旨就在于,通過系列主題民間玩具的展示,讓觀眾在欣賞民間藝術的同時,增強對傳統文化的深層理解,學會從玩樂中生發探索的興趣,健全體魄、增進知識、辨別是非、開發智慧,從而尚德立志,為實現宏大的人生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展覽按照兒童成長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順序,以“成長”和“成才”為線索分為:希冀、啟智、尚德三個部分?!跋<健敝饕故镜妄g嬰幼兒所玩的民間玩具,如山西黎侯布虎、陜西千陽布龍,以及富有吉祥祈愿意義的“輩輩封侯”、“狀元騎馬”等。這些玩具不但寄托了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出人頭地的殷切希望,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且通過逼真的形象,艷麗的色彩,生動優美的造型,潛移默化地向兒童傳播知識、陶冶性情、培養心智,成為他們最好的啟蒙教具。 “啟智”主要展示趣味性、參與性和動手性強ˉ的玩具,如京津地區的風箏、風車、走馬燈,以及各地的車輛玩具、提線木偶等。這類玩具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兒童在玩耍的同時可以了解科學現象與原理,培養觀察力、創造力、動手能力以及對科學的興趣。這也是兒童開啟智慧、開創美好未來的學習方式。 “尚德”主要展示傳統故事、戲出人物類玩具,這些作品多以輕松幽默的手法塑造積極正面的人物形象,如泥人“三國兵馬”、“白蛇傳”和鬃人“大鬧天宮”等,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孩子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能夠明忠奸、辨善惡、知美丑、分賢愚,啟迪和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上三部分在線索上從嬰幼兒的健康保護、認知培養,到低齡兒童的體魄鍛煉、智慧開啟,再到少年兒童的知識學習、啟德尚志,絲絲相扣,緊密聯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為了增強展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我們還精心組織了系列活動,如邀請著名的玩具藝人定期進行制作和表演,聘請業內專家舉辦民間玩具的專題講座,可使觀眾參與其中,更加全面而立體的了解民間美術,領略傳統文化遺產的魅力與風采。屆時我館還將舉辦相關的研討會,從學術層面深入探討民間玩具的文化內涵、教育意義以及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
遺產是歷史的瑰寶,兒童是未來的希望。“大器‘玩’成——中國美術館藏民間玩具精品陳列”既是我館為公眾奉獻的一場傳統文化藝術的視覺盛宴,也必將成為聯系這兩者之間的橋梁,激發大家對文化遺產新的認識與思考,也為新時期青少年的審美教育與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而有益的探索。
時間/ 2012年5月30日 – 9月3日 中國美術館19、20、21號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