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 / 鐵臂阿童木
?
近日,萬達影業公布了30部片單,其中就有中國觀眾萬眾期待的《環太平洋2》。作為一部源于日本漫畫設定的好萊塢電影,中國人對這類題材的熱情顯然高于美國人,其前作《環太平洋》在2013年上映之時僅用3周的時間就成功超越北美,僅中國內地便突破了1.03億美元(6.4億人民幣)票房,成為了首部逆襲北美的好萊塢A級制作。
?
面對這樣的市場反應我們不免有些疑問,這種機甲類科幻作品在中國其實并不多見,我們并沒有形成如同日本那樣根深蒂固的機甲文化,而這些機甲類科幻作品在中國也并不是主流。那么,中國人對機甲類科幻作品的狂熱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
中國機甲類科幻作品的現狀
?
中國現存機甲類科幻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少兒為主要受眾群。其作品形態以“動畫”和“特攝”為主,不僅數量眾多,并且還深受日本科幻作品影響。
?

最新出品的《圖騰領域》帶有大量的機甲設定
?
在機甲類動畫領域,比如《果寶特攻》、《圖騰領域》,主角大多數擁有召喚的能力,召喚出來的可以是可供駕乘的機器人,也可以是能與主角并肩作戰的機甲類怪獸。這些設定深受日本《魔神英雄伝》、《數碼寶貝》這類動畫的影響。
?
而在特攝領域,比如《巨神戰擊隊》、《鎧甲勇士》,巨大化的機器人和怪獸,或者是多個主角通過變身組成的超級戰隊,也成為了這些作品的標配。而這些作品內容的基本設定,也是來源于《奧特曼》、《哥斯拉》、《假面騎士》這類在日本家喻戶曉的特攝作品。
?
這些作品的播放渠道也較為完整,主要分為2類。一是通過電視臺或者是專業的卡通頻道進行放送,二是通過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這類主流的網絡播放平臺,或者是淘米視頻、酷米這類專業的動畫視頻平臺,以此達到內容渠道的全覆蓋。
?

奧飛出品的《巨神戰擊隊》玩具廣告
?
憑借這種相對成熟的內容以及內容渠道,站在這些少兒向機甲科幻作品背后的玩具廠們也是賺的盆滿缽滿。比如立足于玩具領域的奧飛,即使是在進行了一系列泛娛樂化布局之后,其2015年全年營收25.89億元之中,超六成仍然來自于玩具的銷售。
?
可見在少兒領域,機甲類科幻作品從內容到渠道在到價值變現,其實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鏈。這種市場成熟,不僅來源于數十年的市場檢驗,更來自于從業者、孩子家長以及社會大眾共同的“機甲情懷”。
?
中國年輕人的機甲情懷
?
這種情懷,其實是來源于兒時的記憶。早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中國迎來了一大批的海外動畫作品,先后引入了《鐵臂阿童木》、《變形金剛》等經典機甲科幻作品。
?

《六神合體》是不少80、90后的記憶
?
在這些海外動畫進入之前,中國的動畫絕大部分都是美影廠出品,無論是畫風還是故事性的都帶有風格強烈的民族特色,從內容來說相對較為單一。而這些海外科幻作品的新奇設定,比如說《六神合體》中的巨大機器人“雷霆王”,亦或者《魔神英雄傳》中召喚出來的龍神丸,這些內容對于當時動畫的主要受眾小朋友們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沖擊。
?
在那個年代里,無論是大眾還是少兒,他們的文化內容接收渠道狹窄。在電視上,包括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在內的多家單位紛紛引進了大量日本“幻想式”的科幻作品,這些作品也順理成章地在黃金時間霸占了電視屏幕。
?
當然,國家政策的改變也讓這些來源于日本的內容逐漸從銀幕上消失。
?
2000年,廣電總局規定,電視臺引進動畫片必須得到審批且數量需要限制。
?
2004年,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國產動畫片每季度播出數量不少于60%。
?
2006年,《關于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正式實施,海外動畫作品徹底在黃金時段消失。
?
國家政策的改變也直接或間接得催生出了兩個市場:1.少兒機甲科幻市場。2.盜版市場。
?
少兒機甲科幻市場
?
國家政策讓那些玩具廠商看到了商機,像奧飛那樣為了玩具銷售而投資的動畫、特攝作品逐漸開始逐漸取代來自于海外的相關作品。無論是政府監管部門還是動畫投資方,這種市場轉變的局面都是大家樂于看到的。
?

《鎧甲勇士》深受不少特攝迷的喜愛
?
同時,隨著那些從小接觸日本機甲科幻動畫的年輕人長大,有不少人因為這種情懷投身到動漫作品創作當中。在大環境的作用之下,他們也只能選擇少兒作為內容切入點,“機甲“這種概念也隨著這些動畫內容傳遞到了以00后、10后為主的年輕一代當中。
?
于是,中國的少兒機甲科幻市場也由此得以發展起來,這部分市場現在已經牢牢地控制在了中國公司的手里。
?
盜版市場
?
然而那些已經成長起來的核心動漫、特攝迷們,他們其中很大一部分仍然對日本的科幻作品保持著高度的熱情。隨著電視上越來越難以看到相關的內容,盜版VCD、DVD開始出現在電腦城、書店等我們便于接觸到的渠道當中。
?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BT下載站、字幕組開始出現也急劇加速了盜版市場的變化。線上盜版內容的出現極大滿足了這些大齡宅們對內容的需求,他們的消費習慣也從線下的付費,逐漸轉變為線上的免費下載。
?
對于他們而言,海外出品的科幻作品顯然更有吸引力,而日本的機甲科幻作品更是他們兒時記憶的延續,他們更愿意為這些海外作品而付費。而這種情懷,也直接造成了青少年及成人向科幻作品市場的缺失。
?
中國機甲科幻作品存在的問題
?
縱觀現今中國機甲科幻市場,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市場發展的不均衡。少兒向機甲科幻作品在國內的大行其道,與青少年或成人向科幻市場的缺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戰斗裝甲鋼羽》的機械設定其實非常不錯
?
為了填補這個市場的空白,也有不少團隊希望介入這個領域,但最終均以失敗告終。2009年,由樂視投資,劉鎮偉執導,多位大牌明星加盟的電影《機器俠》,由于內容質量的不過關,最終以5000萬人民幣的票房慘淡收場。在2012年,倍受機甲迷們關注的原創網絡動畫《戰斗裝甲鋼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最終流產,給我們留下的也只是一個PV而已。
?
可以說,青少年或成人向的機甲科幻作品,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市場的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實實在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以下3個問題:
?
1.為什么日本機甲類科幻作品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
無論是文化影響力還是最終的市場回報,日本機甲類科幻作品給我們的映像就是,其內容能夠快速被市場所接受,并且相關的玩具產品能夠迅速將這些IP內容變現。
?
2.為什么中國一直缺乏青少年或成人向科幻作品的市場?
?
按理說,中國喜愛機甲類科幻作品的人不在少數,那為什么一直很少有人投資拍攝這類作品?即使是拍攝了,也難逃虧本的最終下場?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
3.在面對日本科幻文化的強大影響力之下,中國應該如何突破?
?
即使在少兒領域,機甲類科幻作品仍然深受日本文化影響,而這種文化影響在這些小朋友成長起來并接觸網絡之后,亦能與日本那些面向青少年及成年人的科幻作品產生“無縫連接”。也就是說,與日本相關作品風格過于相似,也是阻礙中國機甲類科幻作品發展的問題之一。
?
如何看待并解答這三個問題,敬請關注ACGx后續報道。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外玩具網立場
* 本文由 ACGx 授權 中外玩具網 發表,并經 中外玩具網 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