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撰文 / 楊舟 ? 設計 / 杜雨宸 ? 圖片 / 尚娜 封原
《精品購物指南》馬上2000期了!喜大普奔!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里,《Monday》特別策劃了“《精品》馬上2000期了”版塊。“2000”是什么概念?看收藏家們多達2000件的各類寶物,聽他們講述多年收藏的秘練心經。《Monday》告訴你,用2000期可以做最好的雜志,還可以把玩具、煙盒、碗玩兒出大名堂!
這第一期,《Monday》走訪了老玩具收藏家封原。走進他在北京的家,頓時心生羨慕。臺案上五彩斑斕的各式鐵皮火車、鐵皮飛機、鐵皮小鳥、娃娃和不倒翁,實在太酷炫。封原身處其間,如同童話世界里的玩具國王。封原幾年前辭去媒體工作,專門“伺候”這些老玩具,他對這些玩具的愛,滿得快要溢出來了。
封原說,自己年少時對這些老舊物件兒本沒有一絲興趣,開始收藏復古玩具的契機是2008年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視頻,視頻里介紹了一些老玩具,雖然拍攝略為簡陋,那些熟悉的影像卻一下擊中了他。童年的陽光味道仿佛隨這些兒時“玩伴”的出現瞬間鮮活起來,回憶翻涌而出,那感覺太迷人了。他立刻回到家詢問父母自己小時候的玩具還在不在?幸而封原的父母把他的玩具都保存了下來,翻出兩大箱。
在那之后,封原就開始留意收藏各類復古老玩具了。舊貨市場、親戚朋友以及后來的某網站,都成了他的尋寶路徑,其癡迷程度足可稱為專家級別。封原有一款兩個小男孩打乒乓球的玩具,是北京玩具一廠頗具代表性的產品。放上電池打開開關,兩個圓頭圓腦的小男孩立刻生龍活虎,隔著臺子“開始比賽”。封原獲得這個玩具是2009年的時候,他打聽到北京有一個賣老玩具的先生,手里正好有這款玩具。他當時就特別想要,跟賣主聯系好就馬上從天津來北京面談。當時從天津到北京還沒有高鐵,封原自己坐了火車到北京,找到老先生,看到了玩具的真身,心下大喜。但是秉承著盡善盡美的要求,為了找到玩具的外包裝,他地鐵轉公交、公交轉步行又到了老先生妻子的單位,結果又被告知包裝盒放在家里了。“他們當時讓我先把全款給過來,回頭一定把盒子給我寄過去。當時還沒有淘寶第三方支付什么的,我一開始也不樂意,但狠了狠心,還是先把全款給他們了。好在過了兩天他們確實把盒子給我寄過來了。”封原提起買寶貝的經歷,說自己絕對舍得下本。那個時候他的工資也就2000元錢一個月,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擁有2000多件老玩具,封原的玩具收藏已經玩兒出了段位。“50年代我們國家的玩具制造工藝就是世界領先的。那時候最好的玩具都要賣到國外,1000多萬元人民幣創匯,都是玩具出口的收益。那些老玩具的新奇程度,我們現在根本想象不到,那會兒想買塊兒糖還要糾結半天呢,這些出口玩具根本買不起,只能隔著櫥窗看看。” 如今,封原有機會“回購”這些流出海外的老玩具了,那心花怒放的感覺簡直不亞于小時候懇求父母買到最新款的變形金剛。為了找最好的老玩具,他甚至在網絡購物還沒什么動靜的時候,就加入了第一批“海外代購”的陣營。“那時候我和幾個喜歡收藏玩具的朋友有一個QQ群,2009年的時候,有人發現英國的一個商人手里有七八件中國五六十年代的老玩具,開價挺高的,一共要30000多元,大家都覺得要是能把它們都收回來該多好啊!正好一個朋友要出差去英國,我們就各自挑了一樣,把那幾樣玩具都買回來了。我當時買回來的是一個小鴨運輸車,特別有中國特色,2000多元,相當于一個月工資。”
目前封原自己開的公司做的就是80后懷舊策展與產品研發,所有事務都得自己親力親為,忙并快樂著。封原談起這些年的變化,有些小眾收藏玩兒出大名堂的意思。這些摩挲在手上的回憶實在太美,值得為它們一直燃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