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玩具網2月15日訊】(文/中外玩具網特約專家 閻觀偉)有兩個小粥店,左邊店和右店每天的顧客樣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然而,晚上結算的時候,左邊店總是比右邊店多出來十來元,天天如此。
細心的人發現,先進右邊的粥店時,服務小姐微笑著迎上前,盛了一碗粥,問道:“加不加雞蛋?客人說加,于是小姐就給客人加了一個雞蛋。每進來一個人,服務小姐都要問一句“加不加雞蛋?”有說加有說不加,各占一半。
走進左邊粥店,服務小姐也是微笑著迎上前,盛上一碗粥,問道:“加一個雞蛋還是二個加雞蛋?”客人笑著說:“加一個”。再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小姐又問一句:“加一個雞蛋還是二個雞蛋,不愛吃的就說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多天下來,左邊這個小店就總比右邊那個賣出很多個雞蛋。
自從A公司公布了店面經理會從內部提拔,并且以銷售業績最好的一線銷售人員作為主要培養對象后,王麗和王娜就暗自較上勁兒了。
王麗和王娜是同時進入公司,作為新人自然也會走的更近一些。作為喜愛銷售崗位的兩個人來說,都對銷售有著極高的熱情,同時公司此次的內部晉升機制,對兩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兩人都下定決心,要拿到此次的晉升機會。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王娜心里有點不舒服,在月底的銷售業績統計上,自己比王麗少了35%左右的業績,雖然兩個人付出了同樣的努力,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果。不過不舒服歸不舒服,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尚算融洽,于是王娜決定向王麗請教此中奧秘。
在一家咖啡廳里,當王麗得知王娜的來意后,并未答話,給王娜講了一個故事:
有兩個小粥店,左邊店和右店每天的顧客樣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然而,晚上結算的時候,左邊店總是比右邊店多出來十來元,天天如此。
細心的人發現,先進右邊的粥店時,服務小姐微笑著迎上前,盛了一碗粥,問道:“加不加雞蛋?客人說加,于是小姐就給客人加了一個雞蛋。每進來一個人,服務小姐都要問一句“加不加雞蛋?”有說加有說不加,各占一半。
走進左邊粥店,服務小姐也是微笑著迎上前,盛上一碗粥,問道:“加一個雞蛋還是二個加雞蛋?”客人笑著說:“加一個”。再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小姐又問一句:“加一個雞蛋還是二個雞蛋,不愛吃的就說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多天下來,左邊這個小店就總比右邊那個賣出很多個雞蛋。
然后看著王娜:“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王娜疑惑的看著王麗,道:“這個故事我知道,但是有什么用呢?難道說,這樣說下就能提升銷售業績?”
王麗端起咖啡,用湯匙輕輕攪拌著:“我們都是接受同樣的培訓,孰知一樣的流程,按理說,拋卻意外因素,我們之間的差距不應該會太大。對么?”
王娜點點頭,作為同一個公司培訓出來的員工,她自然之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嘗試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麗說道:“從這則故事里,我們可以看到,右邊的小店給消費者的選擇是買或不買,而左邊的小店呢,給消費者的選擇確實買什么?這樣左邊的小店就會比右邊的小店多了一次成交的機會。雖然不是100%成功,但是在相同的客戶數量下,左邊小店的業績,自然會好于右邊的小店了。”
“哦,我明白了”王娜點點頭:“就好像,我們常會講小朋友,喜不喜歡啊,要不要讓爸爸/媽媽帶一套回家?或者這個真的不錯的,非常適合您的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要不要帶一套?這樣的封閉式的話題來迫使消費者成交,那客戶的答案就是要么買,要么不買的。如果我們以A款可以幫助孩子手部精細運動;B款可以幫助您的孩子手部整手運動。您看,是要A還是B呢?這樣開放式的方式進行成交時,客戶的選擇答案就是買A或是買B了,就算不成交,我們還有繼續交流的機會。”
“嗯,不錯”王麗笑著說道:“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沉錨“效應。也就是說在人們做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個信息所左右,第一個信息會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在這則故事里左邊粥店中,是“加一個還是加兩個”問題,這第一信息的不同,使你做出的決策就不同。左邊粥店的小姐的聰明之處在于做事既給別人留有余地,更為自己爭取了盡可能大的領地,所以才會不聲不響地獲勝。”
“嗯,我懂了,謝謝你!”
……
轉眼內部考核的最后三個月也到了,王娜看著自己的業績對比王麗的業績還是差出來了28%左右,雖然輸掉了這次晉升的機會,但是王娜還是不理解,為什么自己按照王麗的建議選擇以開放式的成交方式,但效果為什么沒那么明顯呢?
于是王娜再次找到了王麗尋求答案,當王娜把自己心中疑惑告訴王麗時,王麗笑道:“你只顧其一,不顧其二。銷售時很容易上手的一個工作,但是想要做深、做精,就沒那么容易了,這也是銷售人員流動率大的一個因素。”
我當時后續的話還沒說完,就看你高興的走了,這樣也好,給你一個經驗教訓:銷售中沒有捷徑,同樣也沒有神仙藥,不可能你聽到一個不錯的方法就可以讓你變得神奇起來。希望以后你也能引以為戒。
我們再來看這則故事,其實它告訴我們的到底是什么呢?
上次我們講道,它是利用了消費者購買決策時的一個思維方式,“沉錨”效應,也就是說我們在成交的時候,盡力將消費者的購買觀念從買不買轉變成買什么?對么?
王娜點點頭,表示認同。
“但是”王麗話鋒一轉:“顧客有權利選擇買或不買,但是作為我們而言,我們可以影響顧客買什么?突破顧客買或不買的慣性思維,讓其跟隨我們的思路,作為買A或買B的慣性思維。可是,你覺得,難道只憑我們在成交時的一個話題的設計,就能讓消費者跟隨著我們的想法走么?”
王娜仔細想了想自己在這三個月的應用狀況來看,肯定地說:“不能。”
“那就對了,這需要我們在接觸消費者的時候,不斷的設計開放式的選擇話題,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第一選擇是正確的決策時,最后的成交那句話才有價值”王麗停頓了下:“當然,知道了是一回事,做不做的到又是另外一回事,還需要長期的鍛煉才行。”
……
銷售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長期的鍛煉才能有所成就,這條路從來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專家簡介:
閻觀偉,市場營銷專業,從事連鎖店面管理,曾任大圣“益智玩具”加盟總監,成功將高端“益智產品”打入二、三線市場,并取得成功。對“益智玩具”概念有獨特的理解,成功舉辦過數十次產品演示講座,獲得消費者認可。對玩具教育的功能有更為深入、實際的研究,同時也是“益智玩具”理論體系研究的先行者。
(來源:中外玩具網 cto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