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芭比”需要的是,一個時代的童年情結培育。而顯然,時代的腳步早已跨過意識的長河,夢露的時代已經過去,辣妹的時代正在大行其道。
【中外玩具網?· 玩具文化】相信如我的70后并無芭比情結,中國的芭比族群出現(xiàn)在80末和90初,并且,據(jù)我了解,她們大多數(shù)更喜歡高達或電子玩具。我小時候記憶深刻的玩具是一輛手扶拖拉機,軟塑的女拖拉機手齊耳短發(fā),脖上圍著毛巾,臉蛋紅紅,英姿颯爽地坐在鐵制機車上。擰緊發(fā)條鑰匙,突突地,拖拉機就在地上跑起來了,車身上的“農業(yè)學大寨”的字樣是我最早認識的漢字。玩具是需要童年情結的,小熊照像的情結、大白兔糖紙的情結……
>>相關閱讀:芭比娃娃上海旗艦店“壽終正寢” 芭比旗艦店關閉:國際大牌的本土化困境
圖為12歲小女孩阿潤塔娜手工設計制作,圖一芭比服裝系餐巾紙扎成
兩年前,2009年3月9日,一座粉紅城堡在淮海路驚艷登場,2011年3月7日,這座粉紅城堡在兩周歲生日快要來臨之際突然悄然關門,“芭比決定要做一輩子的女孩,所以選擇婦女節(jié)前一天離開。”網友情愿相信這是芭比在上海的美麗落幕。在“芭比”走了的第二天早晨,我想,在中國,“芭比”需要的是,一個時代的童年情結培育。而顯然,時代的腳步早已跨過意識的長河,夢露的時代已經過去,辣妹的時代正在大行其道。
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對中國的小女孩來說,評價一個洋娃娃的好壞的首要標準就是“她”是否夠“洋”。金頭發(fā)、藍眼睛、公主裙、鉆石皇冠、晚禮服……相對美國當下的孩子們來說,這種品味有點“復古”。芭比在中國賣得最好的就是公主系列。芭比在中國玩具市場獨領風騷,但在相對小眾和高齡化的玩偶收藏圈子里,芭比也正在失去玩家的關注。
她們有諸多逐漸不喜歡芭比的原因,“芭比總是一副面孔,只是眼影顏色略有不同而已,很容易就看膩了,并且芭比的制造工藝和外盒也沒有創(chuàng)新,如果擺在外面又很難防塵。而論‘可玩性’,芭比簡直可以用‘不好玩’來形容。”
除了收藏觀賞以外,愛好者們還能夠從給娃娃換裝、改造、換發(fā)型,拍照片等活動中得到樂趣。“芭比身材太玲瓏,給喜歡做衣服的換裝愛好者增加了難度,所以她們更傾向于小布(布拉茨Blythe) 這樣身材直上直下的娃娃。”“芭比的可以活動的關節(jié)很少,擺不出很多姿勢,不像FR 娃娃,連手指都可以活動,頗有超模風范; 再加上芭比的臉輪廓不夠明顯,很難拍出好看的照片,所以很多玩偶攝影愛好者也被分流了。”“我最愛給娃娃梳頭發(fā)了,芭比的頭太小頭發(fā)太少,頭發(fā)不夠梳,不過癮。”
盜夢空間,時間旅行
兩年前,看了上海芭比旗艦店后,設計師閨蜜告訴我:“我真真實實地被雷到了”。于是,抱著專業(yè)態(tài)度,我去親臨了“芭比”。
淮海路550號的芭比全球首家旗艦店,6層,總面積3500平方米。那里有一個令我思考的入口和出口。站在一層的大廳,是無法看到芭比的全貌的。面對著上下扶梯,入口在右,出口在左,遵循了中國人的靠右行的習慣。入口透出粉紅的霓虹燈光,出口是白熾節(jié)能燈光。電梯由一層直達三層,電梯空間勾勒出一個別有洞天的效果,進入狹窄,讓我恍若體會到“桃花源記”的未來版。
(出入口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