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潛力巨大的童車行業,電動童車正釋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逐漸復蘇,其在童車行業的比例還將不斷增加。
【中外玩具網?· 行業新聞】近年來,兒童電動童車(也稱之為兒童電瓶車)活躍在國內各大中小城市的文化活動廣場、生活小區里。作為仿真駕駛工具,電動童車可以鍛煉孩子的方向感及駕駛技術,在提高兒童的手、眼、腦感知能力的同時又不失趣味性,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中國父母的青睞。
兒童電動童車活躍在國內各大中小城市的生活小區里(資料圖)
那么,目前國內電動童車究竟有多大的發展空間?競爭格局如何呢?本文力圖以權威數據及業內人士分析,為有志于拓展電動童車市場的國內玩具廠商提供一定的參考。
電動童車市場潛力巨大
與兒童手推車、嬰兒學步車等非電動童車相比,電動童車的獨特之處在于主要依靠內置電池驅動,產品適用年齡也比較長——從24個月后到14歲之間。從制造行業上看,電動童車屬于玩具業;而從使用功能及消費者特征來看,其同樣屬于嬰童產品。從市場細分角度看,嬰童用品市場可分為食品市場、護理用品市場、服裝市場、玩具市場、童車市場和嬰幼兒教育市場等。其中童車是嬰童產品最為典型和普遍的產品,在整個嬰童產品消費中占到約20%的份額。根據童車行業的相關數據統計,全球童車市場消費額在2007年至2009年分別為996億元(人民幣,下同)、1026億元及1068億元,而中國童車市場在這3年的消費額則分別達到158億元、174億元和191億元,在市場潛力巨大的童車行業,電動童車正釋放出驚人的消費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中逐漸復蘇,其在童車行業的比例還將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電動童車的走紅與玩具行業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由于兒童的好奇與模仿心理,當新的成年人用品出現并逐漸普及的時候,相應的玩具產品也會逐漸開始在兒童玩具中出現并熱銷。正如手機與電腦的普及帶動玩具手機及電腦學習機的流行,電動童車產品在外觀、操縱方面全面模擬汽車的功能,這一特點正好迎合了玩具行業“朝仿真成年人用品趨勢發展”的趨勢。
據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預測,在2016年前,我國將迎來建國以為的第四次“嬰兒潮”,人口將保持每年1600萬-2000萬人的增長水平,這是我國玩具消費的一個重要群體。只要經濟條件允許,每個家庭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為寶寶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不少新生家庭對孩子的投入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30%,相對于功能簡單,玩法單一的傳統靜態玩具和機械玩具,電動童車在趣味性、互動性、聲光效果等方面都占有明顯的優勢,其既可以當做兒童的乘騎玩具,又可以幫助兒童學習駕駛技能,增強靈活應變能力,成為市場上大受歡迎的主流產品也就不難理解。